核心提示:声学术语之三解释了掩蔽效应、吻合效应、共振频率、隔声机理、隔声五个声学术语,以及在声学工程应用中的机理。隔绝外部空间声场的声能,称为"空气声隔绝";当声波依次透过特性阻抗完全不同的墙体、空气介质时,造成声波的多次反射,发生声波的衰减,并且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和附加作用,是振动能量大大衰减,从而达到隔声效果。
隔声(Sound insulation)
材料降低传声的能力。建筑物受到外部声场的作用或受撞击而发生振动时,声音就会透过围护结构传进来,这叫做"传声"。由于围护结构的作用,传进来的声能总是有所减少,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。隔绝外部空间声场的声能,称为"空气声隔绝";使撞击能量辐射的声能有所减少,称为"固体声或撞击声隔绝"。这和"隔振"的概念不同,前者是指到达接受者的空气声,后者是指接受者感受到的固体振动。采取隔振措施可减少振动源或撞击源对围护结构(如楼板)的影响,降低撞击声本身的声级。
当声波依次透过特性阻抗完全不同的墙体、空气介质时,造成声波的多次反射,发生声波的衰减,并且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和附加作用,是振动能量大大衰减,从而达到隔声效果。
共振频率
任何隔墙都存在固有的共振频率, 当声波的频率和墙的共振频率一致时,墙体整体产生共振,该频率的隔声量将大大下降。
吻合效应
声波接触墙板后,墙板除了垂直方向的受迫振动以外,还有沿着板面方向的受迫弯曲振动。在某个特定频率以上,受迫弯曲振动将和板固有的自由弯曲振动发吻合,这时板就非常顺从地跟随入射声弯曲,造成声能大量地透射到另一侧去,形成隔声量的低谷,这种现象被称作吻合效应。
掩蔽效应
人耳存在掩蔽效应,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,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,由于掩蔽效应,在90-100dB的环境中,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。